中新社杭州9月26日电 (记者 王祖敏)杭州亚运会金牌大战第三日,中国代表团再收14金,以53金在金牌榜上“断层”领先。
本届亚运会金牌大战前3日,共产生了100枚金牌,中国代表团席卷半数以上。截至26日,韩国(14金)、日本(8金)、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香港(各5金)依然占据金牌榜的第2-5位。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src="//image1.chinanews.com.cn/cnsupload/big/2023/09-26/4-426/9abee5696db3487280edc8188603fd8e.jpg" alt="9月26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在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举行。中国队以3比0战胜日本队,实现亚运会女乒团体五连冠。图为中国队在颁奖仪式上合影。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
9月26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在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举行。中国队以3比0战胜日本队,实现亚运会女乒团体五连冠。图为中国队在颁奖仪式上合影。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乒乓球比赛的首个金牌日,中国队包揽男女团体冠军。其中,由孙颖莎、陈梦、王曼昱担纲的中国女队以3:0横扫老对手日本队,实现亚运会女团五连冠;由王楚钦、樊振东和马龙出战的中国男队同样以3:0完胜韩国队,第八次获得亚运会男团冠军。
射击小将黄雨婷在她17岁的花季成为本届亚运会的第一个“三冠王”。在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中,由她和18岁的盛李豪组成的“金童玉女”组合获得冠军。此前,黄雨婷已获得女子10米气步枪的团体和个人双冠,盛李豪获得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
2021年世锦赛冠军、中国选手张博恒如人所料获得体操男子全能金牌,为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实现卫冕。东京奥运男子全能冠军、日本名将桥本大辉因参加世锦赛而无缘本届亚运会,其队友北园丈琉获得该项银牌,另一名中国选手兰星宇摘取铜牌。
在前两日分别包揽7金和摘取4金后,中国泳军夺冠势头不减,获得当日游泳6金中的4金。
在女子200米仰泳决赛中,20岁的彭旭玮赢得她的亚运首金,同样20岁的费立纬获得男子1500米自由泳金牌。女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冰洁摘得她在本届亚运会的第三金。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中国队以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获得冠军。
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东京奥运亚军、中国香港名将何诗蓓以刷新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冠,赢得其在本届亚运会的个人第二金;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本多灯为日本游泳队赢得本届亚运会的首枚金牌。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src="//image1.chinanews.com.cn/cnsupload/big/2023/09-26/4-426/90b1fc68c9a24b01bfe3e4f15643a16c.jpg" alt="9月26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举行。中国香港选手何诗蓓(中)以52秒17刷新亚洲纪录,获得冠军。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
9月26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举行。中国香港选手何诗蓓(中)以52秒17刷新亚洲纪录,获得冠军。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中国柔道队也迎来本届亚运首金。在女子78公斤级决赛中,25岁的马振昭力克日本选手夺冠。女子78公斤以上级决赛,中国名将徐仕妍不敌韩国选手,遗憾摘银。两个女子大级别项目获得1金1银,中国柔道女队在曾经的优势项目上显出复苏势头。
跆拳道赛场,卫冕冠军骆宗诗将女子57公斤级的又一枚金牌收入囊中,捍卫了其目前世界排名榜首的荣誉,中国台北名将罗嘉翎获得亚军。
场地自行车的首个比赛日,中国队取得开门红。由东京奥运冠军鲍珊菊领衔的中国队获得女子团体竞速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在男子团体竞速决赛中,中国队不敌日本队,获得银牌。
七人制橄榄球赛场,中国女队和中国香港男队均登上最高领奖台。上届亚运会银牌得主中国女队以22:21险胜日本队,重回亚运霸主之位。中国香港男队以14:7力克韩国队,成功卫冕。
中国选手陈惠颖斩获女子南拳南刀全能冠军,在而立之年实现其武术生涯的“大满贯”。
拥有7枚金牌的电子竞技产生首枚金牌,中国队以2:0战胜马来西亚队,获得王者荣耀亚运版本冠军。
本届亚运会大球项目的首枚金牌26日晚在男排赛场产生,中国男排以1:3负于伊朗队,获得亚军。
中国男女队双双进入沙滩排球决赛。在女子组半决赛的中国内战中,薛晨/夏欣怡以2:0战胜队友王凡/董颉,将在决赛中迎战日本队;男子组半决赛,中国队以2:0横扫伊朗队,将与卡塔尔队争夺金牌。
刚在世界杯赛中铩羽而归的中国男篮,在本届亚运会的首场比赛中扬眉吐气,以89:50大胜实力不济的蒙古国队。(完)
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给亚洲国家造成巨大的伤害。日本不应该隐瞒或否定侵略历史,而应基于历史事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避免悲剧重演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今年,我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发现了《编组(改编)详报》、侵华日军军医将校名簿等档案。这些史料详细记录了731部队的组织成员构成情况,为揭露日军侵华罪行、还原历史真相再添铁证。
《编组(改编)详报》被日本陆军指定为最高机密,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1940年9月向陆军中央机构提交的军事报告,包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军官高级文官职员表》《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判任文官同待遇者职员表》等资料,包含了1940年8月22日改编后的731部队各部门名称和职员姓名。从人员构成上看,该机构主要工作人员为被聘用为工程师的医学工作者,改编后的部队管理层军官编制人数达455人。
1940年8月的组织改编是731部队真正膨胀的开始。改编后,731部队的规模开始扩充。从军官和高级文官的职员表来看,被聘用为工程师的医学工作者在部队中占据了很高位置,这支部队真正变成了一支进行细菌武器研究、生产以及实施细菌战的部队。《编组(改编)详报》的发现十分重要,它首次从日军资料中确认了731部队的组织构建相关内容。迄今为止,日本一些人仍在刻意否认731部队相关历史真相,但这份新发现的档案再次证明731部队确实存在,且日本很多大学医学部研究者参与其中,利用医学研究进行杀戮武器的开发。
侵华日军军医将校名簿记载了包括731部队在内的侵华日军军医基本信息,以及1944年以后其所属、调动、复员等内容,涵盖了从中将到少尉等职务。这些资料包含731部队同其他卫生部队的人员流转情况,证明731部队与其他卫生部队有人员交流。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二战末期侵华日军军医军官的总体情况和工作经历,是深入研究以731部队为首的日军细菌战部队总体规模、人员构成、职级军阶水平等问题的重要资料,也是全面了解侵华日军犯罪、军医协同犯罪的重要证据,对还原历史真相、推进学术研究意义重大。
上世纪90年代,我读高中时从新闻报道中得知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曾使用毒气,便开始研究日军侵华历史。上大学后,我选择了日本近现代史、军事史相关专业。为了收集查明历史真相所需的新资料,我频繁前往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等进行查阅。2019年,我发现了一份记录侵华日军曾在中国战场违反国际法使用毒气弹的毒气部队“战斗详报”。这也是日军毒气部队自己记录使用糜烂性毒气等相关信息的文件首次被发现,对于粉碎日本右翼美化侵略战争的诡辩具有重要意义。后来,我将这份“战斗详报”的详细内容与相关分析汇总成论文,发表在日本《世界》月刊上,立即引起日本各大媒体和学界的关注。
通过多年研究,我深感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给亚洲国家造成了巨大伤害。日本不应该隐瞒或否定侵略历史,而应基于历史事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避免悲剧重演。不断被发现的历史资料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罪行。我希望今年发现的731部队相关史料能让越来越多日本年轻人勇敢面对那段历史。日本各界只有虚心面对历史事实,吸取历史教训,基于和平宪法为国际和平而行动,才能赢得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信任。
近年来,日本大规模增加防卫费用支出,不断扩张防卫力量,加快了向北约靠拢的步伐,正走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日本正确的选择是遵循和平宪法,避免再次挑起战争和武力冲突,尽全力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
(作者为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