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9月25日电 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25日在中国江苏茅山闭幕。闭幕式上发表了《茅山宣言》。
本届论坛以“崇道尚德·与世偕行”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道教世界传播、人才培养等分议题展开讨论交流,深入挖掘道教在哲学理念、道德教化、生态环保、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思想智慧,积极探讨道教思想的当代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道教的智慧力量。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道教联合会理事长李光富表示,论坛展现了道教以道德为尊的核心理念及其与时代同行的圆融特质,要积极团结国际道教界和各界人士,回应时代所需,契合人间大道,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致力于创造至高至善至美至远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并进共同奋斗。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胡诚林、葡萄牙道教协会会长黄景运先后用中英文宣读了本届论坛的成果——《茅山宣言》,倡议注重经典传承与现代解读,积极弘扬道教文化,惠及世界道众;弘扬道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传统,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人才培养,造就品德高尚、素养深厚、技能优秀的人才队伍;投身公益慈善事业,致力于服务社会、利益众生,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反对冲突对抗、提倡合作共赢,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不懈努力。
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9月24至25日在道教福地中国江苏茅山举办,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道教界代表、专家学者等500余人出席。论坛期间举办了主论坛、电视论坛、新媒体论坛、分论坛、道文化展等活动。(完)
中新网西安9月25日电 (杨英琦)记者25日从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获悉,该省文化事业、文旅产业正在加快发展,对经济的拉动力持续提升。上半年,陕西接待游客3.4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918.36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22%、80.01%。
7月至8月暑期,陕西接待国内游客1.74亿人次,同比增长108.6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780.99亿元,同比增长151.93%。
据了解,陕西提升文化设施,文化场馆全面提档升级。建成考古博物馆、西安国家版本馆等一批地标性文化设施。并建成陕北、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拓展。
同时,陕西梳理形成旅游景区及线路、文娱演出、文化创意、商旅名街、会展经济、赛事经济、出版发行、乡村旅游8个链群,由相关部门逐链群制定工作方案,专班推进8个链群延链补链强链,预计到2026年,8个链群实现综合收入1.2万亿元。
陕西还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创意产品,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依托丰富的文化文物和旅游资源,该省《长恨歌》《长安十二时辰》“盛唐密盒”等文旅产品从“观影”到“入戏”,极大提升了游客的消费体验感。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高阳表示,该省省域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市场主体实力不强,仍存在问题和短板。
下一步,陕西将强化大文旅、大融合、大发展理念,实施“文旅+”“+文旅”行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拓展布局,推动出版印刷、广播影视、文娱演艺、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会展、动漫、电竞等新业态,开展旅游促销活动,推出更多高流量旅游目的地、高品质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路线。(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