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25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022年年底以来,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出现明显反弹,案件总量持续高位运行。中国法院将“出重拳、下重手”,依法从重打击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从重打击境内协同犯罪人员。
人民法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工作推进会2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通报,2021年1月至今年6月,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万件13.3万人;一审审结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15.6万件24.3万人;审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0.7万件1.2万人;审结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案件6.2万件10.9万人;审结偷越国(边)境案件2.6万件6.7万人。
据介绍,自2022年11月起,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出现明显反弹。此外,犯罪形势严峻复杂,呈现出境外诈骗集团垄断化、犯罪形式复合化、黑灰产犯罪境外化等新特点。
会议指出,各地法院必须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重点任务,加强统筹谋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人民法院必须“出重拳、下重手”,从定罪、量刑、财产处置等各方面全面落实依法从严惩处要求,坚决震慑犯罪。
就下一步工作,会议作出部署。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高憬宏在会上强调,对于犯罪集团的组织者、领导者、首要分子和骨干成员,以及幕后“金主”“蛇头”“卡头”、“跑分”团伙、行业“内鬼”,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犯罪,有组织、跨境提供技术支持或者网络服务等帮助的人员,坚决依法严厉打击,从严惩处。
会议要求,全国法院依法从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衍生犯罪和协同犯罪,全方位打击跨境实施的拐卖人口、故意伤害、绑架、强奸等恶性犯罪,对于依法应该判处重刑或者死刑的,必须毫不手软,坚决依法判处。同时,全链条打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洗钱、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等上下游犯罪。
会议还着眼于追赃挽损工作,要求各级法院在刑事审判全流程、各环节持续追赃。此外,要把被告人积极退赃退赔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量,将退赃退赔意愿、能力、数额等作为判断是否真诚悔罪、自愿认罚的重要标准。要综合运用强制执行、失信曝光等措施倒逼犯罪分子履行财产判项,及时返还追缴的涉案财物,最大限度为受骗者挽回经济损失。(完) 【编辑:叶攀】
中新网济南9月25日电 由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承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平行论坛“践行ESG理念,创建一流企业——中央企业ESG论坛”近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正式发布并解读《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2023)》及“央企ESG·先锋100指数”。
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副局长汪洋指出,ESG理念与新时代新要求以及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部署高度契合,迅速得到普遍认可。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骨干,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力。深化践行ESG理念、统筹加强ESG管理,既是接轨国际规则、更好开展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中央企业ESG工作,通过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业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上述蓝皮书以441家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评价对象,基于企业公开信息及第三方信息进行内容和定量分析,对其ESG治理水平、社会环境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水平进行综合性评价,排名位列前100的企业形成“央企ESG·先锋100指数”,为国务院国资委统筹推动央企上市公司ESG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社科院教授、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秘书长钟宏武对蓝皮书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2023年,超六成央企上市公司明确ESG战略规划相关要求;近八成央企上市公司明确ESG主管部门或处室,比2022年增加近19个百分点。
此外,截至2023年8月31日,86.8%央企上市公司发布独立的ESG/社会责任报告,54家中央企业实现控股上市公司报告发布“全覆盖”;“央企ESG·先锋100指数”入选公司ESG得分均处于四星级及以上水平,位于领先区;华润集团、中国宝武、招商局入选指数的控股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