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在引入中国之后,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歌剧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歌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上,来自全国21个单位创作演出的24部优秀歌剧作品集中展示,吸引了四万多观众走进剧场,线上播放总量超1.6亿次。这一盛况昭示着,中国歌剧正走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1.走进大众、深入民心
一直以来,中国歌剧坚持走民族化道路,发挥本民族艺术形式的优长,将民族演唱风格、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与歌剧艺术相结合,用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审美标准、艺术情趣等创作歌剧作品,实现了歌剧的本土化。国家大剧院复排版的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在音乐表演方面就遵循了原版的创作,剧中大量融入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元素,将戏曲文化、民歌与西方歌剧进行创新性结合。比如,从江西地方民谣与山西蒲剧中汲取的音乐元素,使得剧中《杜鹃花》这首主题歌既有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高亢又有我们民族旋律的柔美,唱段朴实又极具戏剧张力。
中国歌剧的民族化还体现在它能够真实记录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生动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让人民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并随着剧情的推进、音乐的渲染,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同感动,使歌剧艺术对接大众审美品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同名热播电视剧改编的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精彩再现20世纪90年代以涌泉村为代表的宁夏西海固人民易地搬迁至永宁县,从零开始建设经济开发区的移民史。其中,故事发生地宁夏西海固最流行的地方音乐是“花儿”,于是剧中就用“花儿”作为主要的音乐素材表现当地村民的音乐形象,并在合唱中加入激越振奋的伴奏音乐表现开荒劳动,用艺术形式书写了自强不息的人民史诗。
2.融通东西、根深叶茂
歌剧民族化,极大丰富了这门艺术的表现形式,并使其日益体现出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
因为源于西方,歌剧的故事建构、作品风格、旋律特点、演唱方式、演唱语言、舞蹈动作等都有着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要想让中国观众广泛接受,就必须在注重学习西方歌剧艺术优势的同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比如,歌剧《原野》的音乐风格和作曲技法,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的融合。创作者在声乐表现中使用高度西方歌剧化的演唱形式——咏叹调、宣叙调、独唱、重唱等,同时加入中国传统古诗词吟诵、京剧韵白等元素。该剧不仅在国内屡获大奖,在欧洲演出也广受好评。
繁荣发展的中国文化也对歌剧创作起到引领作用。近年来,中国歌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等资源中吸收营养,创作了一批题材丰富、技艺精湛的作品,包括历史题材的《楚庄王》《西施》《赵氏孤儿》,革命文化题材的《方志敏》《党的女儿》《同心结》,现实题材的《山村女教师》《再别康桥》《盼你归来》等。这些歌剧作品反映人民心声,回应时代需要,展现中国特色,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使歌剧艺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的消费主力是18至39岁的年轻人,他们在购票用户中占比达76%。全国主要演出场次共计18.97万场,这一数据涵盖了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戏曲、舞蹈、音乐会、演唱会和音乐节、相声、脱口秀在内的主要艺术门类,其中歌剧演出的数据占比还非常低,在歌剧创作蓬勃发展的态势下,歌剧演出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和拓展。
繁荣发展歌剧艺术必须注重市场引导。要使歌剧更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注意雅俗共赏。在市场定位上,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大家能够在欣赏歌剧中受到教益;制定扶持政策,减轻歌剧演出团体负担,提高演职人员待遇,适当降低演出票价,让更多人受到艺术熏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其中不乏叫好又叫座的歌剧精品力作。
表现老区人民抗战故事的民族歌剧《沂蒙山》于2019年上演后,所到之处场场火爆,观众感动落泪无数。该剧在斩获业内大奖的同时,还在线上演出中吸引了一群年轻观众。其创作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创作伊始,主创人员就有针对性地吸纳《沂蒙山小调》《赶牛山》《凤阳歌》《我的家乡沂蒙山》《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民间戏曲、民歌以及现代流行歌曲元素,这些旋律本就为人民群众所熟知,它们被创作者有机地融合进歌剧音乐中,让走进剧场欣赏歌剧的观众感到熟悉可亲。
歌剧艺术更需聚焦年轻群体。歌剧传播要着力培育受众,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让年轻一代接触、接受和喜爱歌剧。在表演形式上,一些歌剧在音乐中加入流行、摇滚等音乐风格,使舞台设计和人物造型更加符合现代审美;一些歌剧歌舞并用,兼具音乐、舞蹈、戏剧特性。这些探索为歌剧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间,也更有益于青年观众接受。
发展中国歌剧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相信在广大艺术家的努力之下,中国歌剧一定会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作者:赵思童,系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叶攀】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日前报道,随着“婴儿潮一代”(指1946年至1964年间出生的美国人)已退休或临近退休,美国老年人贫困问题不断加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数据显示,美国6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23%生活在贫困之中,这使得美国落后于经合组织38个成员国中的30个国家。
美国学者认为,越来越多老年人陷入贫困,折射出美国日趋严重的种族差距、结构性不平等、贫富分化、年龄歧视等多方面社会问题。
“老年贫困问题加剧令人担忧,而且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许多老年人经常表示,物价高企等因素导致生活成本持续上升,他们在食物和药品之间难以做出抉择。
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居民辛斯雷·菲利普斯表示,她原本希望退休后的生活能更加轻松,但现实并非如此。“药品价格上涨迫使许多老年人减少服用救命药品的次数,有些老年人在买药和买食品之间犹豫不决。”
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居民沃尔特·考克斯每月只能依靠765美元的社保支票来支付账单,他说:“除了给车加油、买杂货、支付水电费以外,我真的什么都负担不起。”
面对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美国老年人依靠打零工来维持开支。美国新学院退休公平实验室主任特雷莎·吉拉尔杜奇表示,美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中有超过1/3在做兼职工作。宾夕法尼亚大学商业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奥利维娅·米切尔直言:“老年人贫困问题加剧令人担忧,而且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美国老年人贫困率上升,另一个直观现象是老年无家可归者人数持续增多。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丹尼斯·丘尔哈内2019年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至2030年,无家可归的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近2倍;到2030年,全美65岁及以上的无家可归人口将从2019年的4万人增至10.6万人。加州一直是美国无家可归者最多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加州老年人口增长7%,但寻求支持的65岁以上无家可归者的数量增加了84%,比其他任何年龄段都多。
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报道说,随着“婴儿潮一代”年龄见长,多次经济衰退的冲击和社保体系的漏洞百出导致越来越多老年人无家可归。《纽约时报》评论称,美国65岁以上人口贫困率的上升表明,近年来美国老年人的生活每况愈下。
“在补贴富人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多于减少贫困”
经合组织养老金分析师安德鲁·赖利表示,造成美国老年人贫困问题日趋严重的因素有很多,应该看到,美国的整体贫困率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已达到较高水平。美国人口普查局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贫困人口为3790万,官方贫困率达11.6%。在整体贫困率较高的大环境下,贫困问题自然已蔓延至老年群体。
根深蒂固的种族差距在老年人贫困问题上进一步凸显。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2022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拉美裔的贫困率达到18.7%,非洲裔的贫困率为17.8%,亚裔贫困率为16.7%,都远远高于白人8%的贫困率。
美国社会的结构性不平等加剧,导致老年人贫困问题更难解决。国际救援组织乐施会的一份报告指出,结构性不平等使数百万美国工薪家庭陷入贫困,特别是历史上被边缘化的群体,如有色人种、移民、难民、女性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马修·德斯蒙德表示,美国政府和企业的许多政策都对富人群体有利,穷人变得越来越穷。“大多数政府援助都流向了最不需要的家庭,美国在补贴富人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多于减少贫困。”
“美国养老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美国全美老龄问题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拉姆齐·阿尔温表示,老年人贫困率上升凸显了一个事实,即作为许多人退休保障基石的美国社会保障福利,并不足以让老年人摆脱贫困。
美国媒体报道说,美国的基本社会保障福利低于大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最低福利。例如,美国是唯一不向女性提供育婴假薪资补助贷款的发达国家。赖利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社会保障福利很少”。
美国的退休制度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人贫困问题。美国媒体援引专业人士的分析称,美国拥有庞大、复杂、高度碎片化的社会保障福利体系,但很少提供全民性和普惠性福利。据报道,美国养老福利保障的内容与水平取决于老年人的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和资产拥有量。“美国养老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导致中下阶层长期受困于老年贫困。”专业人士说。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认为,整体寿命预期延长、“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年龄,给美国的“老年和遗嘱保险信托基金”的偿付能力带来巨大压力。预计2033年该基金可能面临资金耗尽的风险。米切尔表示,社会保障福利体系是美国退休制度的基础所在,但该体系漏洞多,严重影响美国老年人的生活。赖利认为,“让退休后老年人摆脱贫困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提供更好的社会福利”,但代价将是极其昂贵的。
本报记者 李志伟(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